热点资讯
“诗歌创作的本质是发声”--诗人关民受邀安徽大学教职工朗诵学会侧记
滕斌/文2024年11月28日下午,安徽大学教职工朗诵艺术学会,第30期沙龙座谈在校工会会议室如期举行。
安徽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安徽省诗词学会现代诗专委会副主任、当代人物网·合肥影响力副总编辑关民先生,受邀参加了沙龙座谈,并做了《诗歌创作的本质是发声》的主旨演讲。中国翰林书画院合肥分院副院长冯传信现场助力书法作品,安徽大学工会易丽莉主持了会议并致欢迎词。
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礼记·月今》中“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这是“发声”的最早出处。
他说:苍天发声于雷也,鸟类发声于求偶也,群狼发声于召唤也,狮虎发声于威慑也,人类发声于真心也。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可以发声的生物,发声是一种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是一种倾诉与发泄,亦是一种抒情与言志。发声不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正如鲁迅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鲁迅这里所说的“做事”,恐怕离不开文学创作,而“发声”大抵可以理解为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发声,尤其是诗歌,因为,只有诗歌在文学创作中,最具备“发声”的特征和功能。
其中《马拉松宣言》《岭南的风》《奔跑吧青春》等作品,在网上受众人群达百万之多。
2023年7月,上海海远置业有限公司庞焕泰董事长,率领他的团队,用三年的拼搏,在章渡镇实现了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大奇迹,硬生生地把一个濒临灭绝的历史古镇,从残垣断壁中给拯救了出来,让古镇焕然一新,成为美丽乡村的泾溪水镇。为了老街重新开街,塑造新的品牌,庞老爷子亲自策划了“首届青弋江之恋农民音乐节”,并邀请诗人关民做导演,共同创作了歌曲《青弋江之恋》和朗诵诗《一群人》,用艺术点燃了沉睡千年的章渡古镇,使泾溪水镇的知名度日益攀升,有力拉动了当地文旅项目的发展,成为安徽乡村振兴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由此可见,文学创作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土壤,更离不开支持和关心文学创作的人民群众。任何一部作品,特别是诗歌创作,必须要坚持发声,才能达到社会实践的检验和应有的最佳效果。
座谈会上,关民先生还选择了自己五首代表作,从创作的背景、动意,以及创作的意象意境等方面,自我作了一一剖析和解读,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特别是,他现场播放了著名朗诵艺术家许北雄朗诵的《中元》视频,边城和周小磊朗诵的《大别山之歌》视频,以及著名电影演员斯琴高娃朗诵的《第“六次”相遇》《岭南的风》和《在海中》等关民先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让现场参会者一饱耳福,引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安大工会领导、教职工,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当代人物网-合肥影响力总编辑滕斌、翕家大院酒业董事长李俊等受邀参加本次沙龙座谈活动。
责任编辑:晨风
当代艺术家官网
www.arts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