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官网

艺术论坛

靳尚谊:应酬之作,就不要拿出来见人了!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6-2-17     浏览次数:    

  靳尚谊:应酬之作,就不要拿出来见人了! 

                                       □张联 

 

 

靳尚谊:应酬之作不具备较高艺术含量 

    当今油画界大师靳尚谊日前在接受记者釆访时表示,“现在一些有名气的书画家每天忙于应酬,奔走于各种场合,不断复制画作,作品毫无新意,这与真正的艺术家还是有距离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书画家在立意、笔墨、章法和情感融铸等方面没有下功夫,与其正常创作的书画相比,简直可以说面目全非、天壤之别。所以这样的作品不能代表书画家的真实水平,基本上没有收藏价值。” 

     靳尚谊:现在所称的应酬之作常常是草率敷衍之作的代名词,而真正对自己负责的艺术家,不会过多地画一些应酬画,一些普通藏家所以认为自己手中的应酬之作价值不菲,其实是缺失对应酬之作实际价值的清醒认知。 

    就当前应酬之作乱象,性格直爽的画家靳尚谊直言不讳的指出,如果说书画家由于自身的基本功和审美意识欠缺而创作出艺术价值较低的作品,这往往是可以理解的。而有些已经成名成家的书画家,他们拿自己的应酬作品应付市场那就大错特错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搞应酬之作呢?清代画家郑板桥在润格中公开声明“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送现银则内心喜乐,书画皆佳”,现代的书画家在这方面也不会超脱于郑板桥之上。但就是这一浅显道理,有些画商与收藏爱好者还是没有参悟得透。 

    繁地出入各种应酬场合,这对艺术本身来说,是很不负责任的。书画艺术家需要保持一个严谨的态度,保证创作出的每一幅画作都是自己满意的。 

应酬之作要说“不” 

    在走访中发现,一些书画收藏者大多有书画名家的应酬之作,他们中大多数也把手中持有的应酬之作视为喜爱的宝贝特别珍藏,希望有朝一日能卖个好价钱。许多收藏爱好者则认为,这些书画名家的应酬之作是有一定价值的。比如可给个人以志纪念,可作档案留存等,只是与真正的艺术创作无关,与高价无关。物以稀以精为贵,艺术作品亦然,应酬之作的同质化自然会使其价值大打折扣。 

     那么,既然应酬之作客观存在,但作书画收藏的朋友应该如何面对?一位京城职深藏家给出了一些思路:首先书画收藏要树立精品意识,要在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上提高自己,较高的美学修养与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知识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对应酬作品和精品力作的区分有很大帮助;博览各家各派的书画作品,培养欣赏能力,多看书画选集、多参观书画展览;对作者的师承、风格特点、综合素养都应有全面了解。 

    选定了书画家作为投资对象,就要舍得花大价钱去收藏精品,不要在其应酬作品上浪费金钱。其次,收藏书画要综合考虑书画家的社会影响与艺术成就,这两方面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不要一味地追逐书画家的社会影响,因为只有具备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才有永恒的生命力,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就是看作者对当代书画艺术的进步有无突出贡献,投资这类书画家的精品不存在风险,只有高额的资金回报。 

    最后,书画名家也应严格自律,不成熟的作品不要投放到市场上去,在自己的作品上多下一些功夫,多为书画市场贡献精品,为书画市场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书画家与收藏圈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只有“双赢”才能为书画家创作提供持续稳定的物质基础。

靳尚谊作品:青年女歌手

1984

74 cm x 54cm

布面油画

藏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靳尚谊作品:晚年黄宾虹
1996年
115cm x 99cm
布面油画

藏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靳尚谊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是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创始人。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责任编辑:晨风

 

当代艺术家网

www.arts168.com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